天赋什么的这个还真不好说,因为最主要的还是看你选择什么。如果你只是单纯的觉得它是个专业,想把它学好,考进你想去的大学。
那么就没有那么复杂,没什么天赋不天赋一说,只要你长个脑子还肯努力,那么肯定没有问题。
要知道,在想学编导并且刚刚学编导的阶段,其实还谈不上所谓的什么天赋。
因为目标是考大学的编导艺考生一般都是从高中才开始学。
所以在学的过程中,该掌握的应试内容会更多。
基本包括影评、故事、分镜头之类的。
而且写的方向和框架,找个专业的机构,老师都会详细讲解。
像我们陕西省,编导和播音都要参加省统考。
而且一般通过了省统考之后就算是半只脚迈进大学门槛了,时候只要高考过线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学校了。
每年的省统考我们的老师都会为同学们做很多应试技巧,还包括押题,一般来说只要愿意好好学的学生都能过。
所以说想要通过统考也说不上很难
因此,只要你学习勤奋,多写多练,最终成绩都不会太差,基本可以忽略“天赋”这一点。
首先勤能补拙,就算你的悟性差了那么一点,但是只要努力刻苦通过学校录取条件。
有了大学可以上,这才是你编导生活的真正起点。
要知道,去了大学的编导专业才是你真正进入编导世界。
但要是你在高中刚开始接触编导期间,就觉得别人不怎么费力就比你学的更好,好像显得更加有天赋。
我想应该是对方的理解力、学习能力确实比你更强一些。
在学习编导这样的专业中,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消化老师教授的知识。
除了拥有以上的这种特征。
还有的学生博闻强识、记忆过人,因此知识储备量比较强。
又或者有些学生善于表达,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文字表达,内容都非常的丰富和有逻辑。
甚至有些学生的感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、写作能力比较突出。
那么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编导的助力。
因为编导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是文艺常识、编故事、写影评等等。
但这些所谓编导艺考生的“天赋”。
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、刻苦训练去逐步提升的。
编导毕竟和美术、音乐、跳舞这样的艺术专业是不一样的。
编导是可以通过你的勤奋、刻苦去慢慢提高的。
并且找一个靠谱的艺考机构,老师们也会给你很大的帮助。
所以想通过编导上大学,或者从事和编导有关的工作是没有很大难度的。
并且你想要的若真是这样,那么这样的职业确实也和天赋不沾边了,就和你上普通的一二本院校然后出来找工作是一模一样的。
因此说到底,如果你选择单纯的把它看做一个专业技能,那么天不天赋的完全不重要。
而如果你真的把编导当做一门艺术去学,并且想要在其中取得一定的成就。
那么你就要重视“天赋”的作用了,并且“天赋”的门槛还比较高。
但如果你一旦拥有,那么哪怕你不会什么编导答题的终极技巧之类。
你也能在这个专业里大放异彩。
陈凯歌——
他在考进北影前,只是一名在印刷厂“趴着干活”的男青年。
但他又算幸运,刚好赶上恢复高考,成了第一批走进考场的考生。
在北影的面试中,朗诵了一首诗歌,就这么考进了导演系(放在现在你敢信有这么好的事吗?)。
1982年,陈凯歌从北影毕业,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做导演。
1984年,他开始筹拍自己处女作《黄土地》,还找来张艺谋合作。
《黄土地》改编自珂兰的小说《深谷回声》,是一部对中国电影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,拍摄时,陈凯歌32岁。
陈凯歌对拍摄《黄土地》的自述中这样写道:
“极度的广博与至今犹存的贫困,仿佛一起在漫漫的岁月中做悠长的歌唱。我却感到,这里的土地就像是历史本身,它是荒凉的,又充满着希望。又多少山坳就可以藏下多少屈辱和不幸,但有多少土地便可以撒下多少种子。直至百丈的土崖犹如抗争的痕迹,冰封的泉水定是春天之所在。山峁上的黎明有牧羊人的身影,寂静之中腾起信天游的吟唱,静穆广漠的土层下有不安静的灵魂。”
(陈导演的写作水平就是高)
《黄土地》中最出名的经典片段,应当数祈雨和安塞腰鼓,这两个段落中,不规则(也就是反常规)构图非常多,陈凯歌用了完全电影化、影像化的语言来呈现。
在《黄土地》取得很大的成功之后。
1987年,陈凯歌又凭借一部《孩子王》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,和第8届金鸡奖特别影人奖。
那是陈凯歌频频产出好作品的一段时间,他仿佛有无尽的灵气,要通过作品被观众看到。
从刚毕业就拍出《黄土地》这样的惊世之作,再到封神的《霸王别姬》;
从一个印刷厂的小工到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名导... ...
陈凯歌导演简直是一个传奇。
要说不是天赋的作用,说出去怕是没人相信(有天赋的原因也极有可能来自他的父亲母亲)。
当然这只是个例,除了陈凯歌导演。
还有国内的许多大导“国师”张艺谋、冯小刚、管虎、姜文等等等等都是天赋超然的“神人”。
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毕业于名校的导演,或者其他编导专业毕业的且在行业中已有名气的人才。
他们能有现在的成绩,也多多少少都有天赋。
举例子的目的只是想为题主竖个天赋标杆,毕竟什么程度叫学编导有天赋呢?
编导其实也只是许许多多个可能的统称,它在以后有很多选择。
而在上大学之前,完全不要天赋只通过认真努力学习,就已经可以达到大部分艺考生想要的目的。
(要知道,无论什么情况,“空手套白狼”或者“画饼充饥”肯定是注定一场空的)
但如果非要扯什么学编导需要不需要天赋。
那就看你是选择把编导当做自己的职业,还是选择成为“陈凯歌”了。
推荐阅读:高中学编导害死人?编导生真的毕业即失业?
作者:莹姐说艺考
来源:知乎